王统照:视青岛为第二故乡 撑起文学半边天 青报网-尊龙凯时app

2017-07-10 15:48来源:青岛档案作者:杜俊

新闻热线:0532-82863300

  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是我国现代代著名作家。字剑三,曾用名息庐、鸿蒙、恂如等。自1926年3月始,开始定居青岛观海二路49号,先后居住近30年。王统照对青岛的感情很深,将青岛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青岛,他留下了许多令青岛文学天空星夜灿烂的作品,可以说王统照撑起了青岛文学的半个天空,离开他,青岛现代文学会塌掉半边天,他是名副其实的青岛文学这艘航船上的船老大。

  初登中国文坛

  王统照幼年丧父,但在母亲的倾心培养下,他分后在私塾、县高小、济南第一中学入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18年考入中国大学英文系,被推选为编辑,这期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纪念》,逐渐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20年1月,与郑振铎、郭绍虞等人成立文学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的新文学社团。研究会坚持“文学人生”、“文学反映社会”等社会主义创作理念,对当时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王统照积极高扬社团文学理念,发表了不少小说、新诗、散文和译作。1922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0月,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学《一叶》,被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接着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1925年,第一部诗集《童心》问世。王统照在定居青岛之前的近10年中,文学创作成果颇丰,成为“五·四”后文坛上的一颗新星。

  王统照故居

  引领青岛文坛

  王统照的母亲早年移居青岛,他时常来青探望母亲,1926年3月母亲去世后,29岁的王统照怀着悲痛的心情为母亲奔丧。事后,他觉得青岛环境好,于是决定在青岛定居,于是他辞去了中国大学教授职位,离开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来青岛定居在观海二路49号。先后曾在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任国文教师。

  王统照的到来,使荒芜的青岛文学园地有了新绿。起初,他一直沉浸在丧母的悲痛中,常常独自怀想着过去,他在青岛的第一批文学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脱稿的。10多篇精短之作,如《搅天风雪梦牢骚》、《印空》、《买木柴之一日》等,虽未引起强烈的震动,但也给干涸的文学之漠——青岛带来些许新绿。1929年,王统照创刊了青岛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在创刊号上,王统照写了《我们的意思——代创刊词》,其中说:“我们想借助文艺的力量来表达思想,在天风海浪的浩荡中,迸跃出这无力的一线青潮。”《青潮》的创刊,是以王统照为领袖的青岛本土作家的第一次群体亮相,宣告了青岛现代文学突破了报纸副刊的依附形式,以独立身份——刊物与社团正式登上中国文坛。《青潮》的出版,开拓了青岛新文学的园地,王统照为此费尽了心血,他不仅为文学青年修改文稿,校改翻译,而且自己深夜疾书,写出了《刀柄》、《火城》两部短篇小说。《青潮》虽然仅出版了两期,但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给青岛本土文学定下了主调:写富于时代感的现实人生。这个传统后来被海外学者总结为四个字:感时忧国。

  在青期间,王统照创作激情喷发。诗歌方面,创作了诗集《这时代》和《夜行集》。散文方面,出版了《青纱帐》散文集。小说方面,1933年创作了代表作长篇小说《山雨》,这部气势磅礴的小说含义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它真实地再现了军阀混战、兵匪灾荒下的北方农村。《山雨》出版后,茅盾立即撰文称其为“在目前文坛上应当引人注意的新作”。吴伯箫把它与茅盾的《子夜》并列,称为“子夜山雨季”。此后,他又创作了《海浴之后》、《沉船》等,评论者倾向于认为,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作者依据在青岛耳闻目睹的故事写成的。史料显示,在青岛前期创作的小说,王统照收集在了1928年由上海复旦书店出版的《号声》中,而散文和杂文,则收在了生活书店的《青纱帐》和《片云记》中。

  1936年离青以前,王统照从未在青岛的大学教过学,但他的声望丝毫不亚于青岛大学杨振声、闻一多等教授,他用妙笔生花的笔触和培养新人的魅力引领了青岛文学这艘航船奋力前行,与青大的教授们共同创造了青岛文学史上的一段繁荣时期。

  扶植文坛新秀

  如今人们很难想像,七八十年前观海二路49号那间小房,对于岛上文学青年而言,是何等神圣之地。臧克家、吴伯箫们经常往来,岛上文学青年姜宏、王玫、李同亦纷至沓来,加上王统照胶澳中学、铁路中学的学生于黑丁等人,观海二路王宅身不由己地成为青岛第一文学沙龙。而这个沙龙造就的人才和影响,历久弥深。

  王统照为人诚恳,心胸坦荡,交友甚多,特别是发现有文学潜力的青年人,更是积极善导,尽力扶植。刘白羽、臧克家、王亚平、于黑丁、臧运逸、许杰、范泉、袁勃等文坛的后起之秀都是在他的引导下,日益显露文学光华。

  著名诗人臧克家就曾得到过王统照的教诲和扶植。臧克家既是王统照的同乡,又是亲戚。当年就读青岛大学时,常去王统照寓所,聆听先生谈诗说文,使他的创作日渐成熟。他的第一本诗集《烙印》,就是由王统照约闻一多,俩人各出20块大洋助其出版的,由闻一多作序,王统照做发行人。臧克家对这段忘年之交时刻记在心底。

  青岛的青年诗人王亚平、袁勃等也频繁地造访请教,王统照曾热情地为王亚平的诗集《海燕的歌》写序,还有不少外地的青年文人也慕名写信求教,王统照都认真负责地一一回信指导。他身居陋室,常常是灯光彻夜地和青年人围炉夜话,诗文的激情呼应着拍岸的阵阵涛声。吴伯箫这样回忆:“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送走过多少度无限好的夕阳,迎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火。”

  王统照用自己的热忱和关心发掘着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成为他们坚实的领路人,正是他的努力,造就了三四十年代青岛文学的繁荣。他,使无数的文学爱好者梦想成真。

  心系青岛故土

  《山雨》出版后,很快被国民党当局查禁发行,王统照亦受到胁迫,于1934年初离青返回诸诚故里,变卖田产后到欧洲旅行,但他仍然挂念着青岛,1935年又返回青岛,创办《避暑录话》周刊。1936年,王统照在上海先后加入了文艺界救国会、中国文艺家协会,并与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签署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编全国影响最大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期间,王统照在上海出版了长篇小说《春花》,散文集《去来吟》、《繁辞集》,诗集《江南曲》。

  青岛仍是王统照记挂的“故土”,1945年春,王统照又回到青岛,用化名王恂如在齐东路赁房居住。日本投降后,才得以回到观海二路的旧宅。1945年12月,青岛《民言报》创办副刊《潮音》,他被聘为主编。至1946年3月24日停刊,总共出刊29期。在王统照的精心耕耘下,《潮音》为青岛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高潮,许多全国知名文人,如郑振铎、郭绍虞、丰子恺、徐中玉等,都有不少作品发表。因此,使它超出了地方文艺刊物的范围而影响波及到全国。1946年2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被聘为文史系教授后,将精力全部投到了教学和扶持学生办的校内刊物上。他追求进步,1947年6月,山东大学学生开展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他大力支持爱国师生的行动。王统照作为老作家、老教授,在大会上挺胸表态:“同学们,我支持你们!”极大鼓舞了学生,“六二”进步学生遭到镇压,王统照义愤填膺,坚决辞去教职,以示抗义。

  全国解放后,山东大学又聘王统照为中文系主任,他愉快地重返校园,为人民执教鞭。1950年9月,他离开了长期居留的青岛来到济南,就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后改任省文化局局长,并担任了省文联主席。1957年1月,毛泽东与臧克家谈话时,曾赞扬王统照的创作精神,说:“百花齐放了,像王统照这样一些老作家,都发表了许多作品,这很好。”这使王统照受到很大的鼓舞。1957年夏,他拖着重病身躯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朋友们问他为什么要来开会,他说:“照我的身体,同志们都劝我不要来,但是我要听听国家建设的情况,我要看看首都,看看毛主席、周总理和中央的领导同志,也要看看老朋友……”寥寥数语,道出了王统照对祖国、对人民、对共产党的至深情感。

  王统照长期居住青岛,因此他的创作大多有着青岛的影子,他的散文《青岛素描》不仅向人们描绘了青岛山海的美丽,也深刻地剖析了这一城市遭德、日帝国主义的统治之后黎民的困顿。他的诗歌《轿夫的话——崂山道中》、短篇小说《海浴之后》、《沉船》无不是取材青岛现实生活,揭露当局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对人民大众的黑暗统治和罪恶压迫。

  王统照晚年的未竟之作《胶州湾》也是一部以反映青岛历史的长篇小说,可惜天妒英才,1957年,60岁的王统照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死时他的书案上还摆着《胶州湾》初稿。

  青岛,王统照牵挂一生的“故土”,留在了他无尽的思绪中。

  (撰稿 杜俊)

  来源:青岛档案(微信号qdsdag)原标题:他撑起青岛文学的半边天

责任编辑:张兆新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岛日报官方微信(qddaily)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