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往事回忆:犹太人希舍一家 青报网-尊龙凯时app

2016-11-15 09:34来源:尊龙凯时app-尊龙凯时官方网站作者:何宪明

新闻热线:0532-82863300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大举排斥、迫害、追杀犹太人,致使他们由欧洲流亡世界各地。但不少国家强调“自身困境”,对犹太人亮起红灯。而中国上海从1933至1941年,先后接纳了约3万犹太难民(其中,有的去了第三国,至少为2.5万人)。

上海,当时是唯一不需签证、经济担保、工作证明等,即可进入的城市。原因为:1937年“8.13事变”,日军攻占上海,沦陷后中国政府无法行使职权;租界内由西方人管理,英、法管理者无权发放签证;而汪伪傀儡政权亦未建立起来。故,上海成了“三不管”的局面。因之,这里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与“诺亚方舟”。

到1940年7月以前,上海的接纳能力极为艰难,便向其他城市疏散:哈尔滨、青岛、天津、大连、香港、威海、昆明、成都和开封,都接受了犹太难民(省内淄博、德州也散布着零星的犹太人)。当时的中国接纳难民总数(约5至6万),比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印度及南非五国的总和还多。

当时,开封接纳了1700人、大连为259人、青岛为100人左右……笔者父亲因经独自经营“小客车”出租,而与“逃难”展转来青岛谋生的一家犹太人相识,并成为可信赖的密友。之所以将题目写作------犹太人希舍一家。其实,因时间久远(六十年前的事),记不起这家犹太夫妇的姓名,只好以他俩的次子希舍冠名这家犹太人。

希舍爸,于1938年底乘船先抵上海,打拼三年娶了一位上海女子,1941年转来青岛谋生……夫妻俩在六号码头旁的新疆路,开了一处“酒吧、咖啡馆”。主要接待中、外海员水手,生意挺不错。夫妇俩同在店里打理一切,家中的大女儿(1942年出生,名叫布齐),便成了后顾之忧。另外,进货及偶尔接送“醉鬼”,也需要一个“小客车”司机……

于是,笔者父亲听着希舍爸的难言之隐------把我的宗族侄子和二姥娘,一并介绍给这个犹太之家:有开车的、又有保姆(佣人),此番襄助,使希舍爸、妈由衷感怀!(注:他们的四个孩子,完全由二姥娘带大)。依次为:大女儿布齐、长子奈尼(1947年生)、次子希舍(1949年生)、小女儿(1951生,忘记名字)。老大布齐是二中的学生,长子奈尼在大学路小学读一年级(1956年其全家离开中国),次子希舍和老四小女儿,均因未满入学年龄(建国初五十年代須8周岁),这兄妹俩仍是学龄前儿童。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笔者的宗族侄子,在为希舍一家辛勤服务多年后,报名入伍随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幸运,1953年回国,患黑热病;注释:这宗族侄子年龄,比笔者大得多。但,我的辈份大。)诚然,我父亲个人也对希舍一家,有求必应尽心尽力……使得希舍爸、妈转而特别将感动之意,表达在笔者的“孩童时期”,1951至1955年父亲有时带我去希舍家玩耍,记忆犹新地是:希舍妈塞给我胶姆糖,希舍爸为我砸好核桃仁,临别又送巧克力和罐装古巴沙糖------呀,小孩儿都是“吃货”,故让笔者难忘!实乃“中外”结为密友,大人们将真情实意流露在小孩儿身上了……

1956年秋,希舍一家贬卖了全部財产,乘海轮经香港去了美国旧金山定居(由熟悉的海员船长联系,加上在美的犹太团体努力,已促成加入美国藉。终未回伤心的欧洲!)。

笔者与家人去大港码头送行,心底同样无限地伤感-----恐怕今世难以再相见!欲知希舍一家的地址吗?它就在青岛莱芜二路6号,文革前黑色铁艺双开大门,由上而下4片圆盘写着“上海新邨”。(院落共有3个铁门,均标注这4个字)。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市中心,有一纪念碑,上书“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德。”是的,不仅有普通民众相助;更有中国的“辛德勒”,驻奥地利总领事何凤山给予犹太人生命的签证……

散布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除了“故土”,还有人至今对“第二故乡”,乡情殷殷;把能再回到中国看看,当成最大的愿望,他们的后人也把能为中国做点贡献,视为神圣的使命……

责任编辑:张兆新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岛日报官方微信(qddaily)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