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第194期
2016-03-02 18:33:13    来源:尊龙凯时app-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作者:张 晋

在青岛黄海学院,大学生入学第一课是参观雷锋纪念馆,正能量在一点一滴中形成、传承。

青岛日报/青报网讯 “平日里,同学们有不会的问题,李宏军都会帮我们解决,即使遇到不会、不确定的题目,他也不会随口就说‘我不会’,他会自己研究,直到自己明白了、会做了才教我们……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助人为乐的表现”;

“于荣坤同学是我们勤俭节约的榜样。身为女孩的她,从不追求华丽的装束,衣着朴素,只求保暖、干净就行,从不与同学们攀比”;

……

在青岛黄海学院,这份叫做“寻找身边的雷锋”事迹剪报,记录着同学们学习发扬雷锋精神的点滴。“原本是学校一年出一份,没想到,同学们做好事、发现的好事太多了,于是,现在每个二级学院,每半个月就出一份。”校团委书记张艳告诉记者。

在这个青春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里,处处都有雷锋的痕迹——雷锋纪念馆、雷锋讲坛、争创雷锋班级宿舍个人……“培养雷锋式学生永远不过时。”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庆泽说,学院从1996年建校以来,把学雷锋、育雷锋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如今,校园中处处洋溢着学雷锋做雷锋的好风气。

入学第一课:参观雷锋纪念馆

3月2日,新学期刚开始,学校团委和各个学院便忙活着今年3月学校学雷锋主题教育月活动。“今年,我们在原有的学雷锋活动基础上,创新了形式,加入了新媒体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互动。”张艳说。

宋庆泽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看重雷锋精神,源于其精神内核的无私奉献、刻苦钻研与助人为乐,这些“每个人都能做的”小事,铸就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而这份“平凡与伟大”,于每个时代都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于是,学校把学雷锋长态化,用雷锋精神影响学生。学校建立了全国高校唯一一个雷锋纪念馆,收集雷锋珍贵图片、原生音频资料400余件,中外文版本学雷锋书籍、宣传品、实物等150余件,设立了“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聘请了雷锋亲密战友乔安山、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等人在雷锋讲坛作报告。每年9月份,学校组织全校新生开展“走近雷锋、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入学教育,要求每位新生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读一篇雷锋日记,写一篇读后感,做一件好事。

“大一入校第一堂课,我们全班到雷锋纪念馆参观,本来在馆外还打打闹闹的同学们,进入到馆内,瞬间安静了。看着雷锋的经历,觉得雷锋一下子立体起来了,参观结束后,许多同学都到雷锋塑像跟前,拍照留念。”建筑工程学院大二学生翟宗元告诉记者,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雷锋。可是只是书本上听来的,觉得距离很远。但当看到雷锋的图片资料,听到他乐于助人背后的故事,一下子便有了亲近感。“我了解到,雷锋家庭条件并不好,但他每张照片都是大大的笑容,这让我认识到,做人一定要乐观向上。”

学校通过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即评选十个雷锋班级、百个雷锋宿舍、千个雷锋个人,让学雷锋、做雷锋活动落到实处。自2013年至今,共有30个班级、152个宿舍和647名个人成功创建,这可是全校学生的大事,“创建成功的宿舍,会有一面大大的锦旗,挂着宿舍里最显眼的地方,哪个宿舍挂着锦旗,同学们都可羡慕了。”财经学院大二学生马于萍告诉记者。

张艳告诉记者,活动推动了全校学生助人、奉献品格的养成。“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学生并不热衷于社会实践,只是想着自己。通过活动的开展、身边同学的带动,如今同学们都会自觉的关心别人,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中。”

八成学生是志愿者

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学习推广,影响着在学校的每个学生。据悉,学院在校学生万余人,其中八成都已经注册成为学校的志愿者。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为社会做点事。”张艳说,世园会招募志愿者,需要三十人,没想到全校报名了两千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创城、献血……无论什么志愿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创城的时候,恰逢期末考试前夕,同学们跟我说,老师没事,我自己找时间复习考试。”

学校“大手牵小手”志愿活动,组织学生到小学做志愿服务。马于萍和同学所服务的海之韵小学,缺少文体老师,学校领导希望马于萍和同学们可以为孩子们上上文体课。于是,每个周三下午两点,马于萍和同学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由于自己的课11:45才结束,大家饭也顾不上吃,买上饭,在车上解决。马于萍告诉记者,大家都希望为孩子做点事,最高兴的,就是学期快结束时,孩子们给她们手工做的小玩具。“拿着回宿舍,可想到处炫耀呢。”

在这些“95后”的大学生眼中,助人为乐、志愿服务并不是什么困难事。维护市容环境,同学们纷纷报名,在他们看来,“这也是大家一起活动的机会”;班级组织海边烧烤,发现烧烤海滩的环境卫生不好,同学们回来后马上组织一次捡垃圾的活动……

“现在学校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为生活条件的优越、独子家庭的成长特点,学生较少关心他人、奉献社会,我们希望通过雷锋精神,让学生更多的奉献爱心、关注社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宋庆泽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日常雷锋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们在社会上表现也非常优秀。许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企业干到了中层、骨干,很快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护理专业学生开展校园义诊。

“95后”大学生,如何学做雷锋?

“现在社会都会说,我们‘90后’如何,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马于萍告诉记者,“90后”同样认可雷锋精神,一样希望为社会服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马于萍说,自己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确对自己溺爱,由此也使得她性格较为内向。“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锻炼,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帮助更多的人。”于是,马于萍参加了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成为了团队的组织者。

大一学生郭雅昊是雷锋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在他看来,愿意向雷锋靠拢,并不是要做什么大事,而是做好一件件小事。“打扫卫生的时候,前面倒垃圾的同学漏掉了一件垃圾,后面的同学主动帮忙捡起扔掉,就是在做好事;宿舍打扫卫生,大家互相帮忙,也是在做好事。”

郭雅昊告诉记者,都说21天就会养成一个习惯,那么在学校有四年的时间,学雷锋、做雷锋将会成为他和同学养成且深入于心于行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平日里,我要去做志愿活动,一个人干不了,我会招呼舍友一起做,舍友就会加入到这个队伍,然后他也会招呼他的朋友一起做,那么做好事的队伍就会越来越大。”翟宗元告诉记者,自己的力量虽小,但从自我做起,以点带面,也会形成一股风气。

翟宗元说,每次坐公交车,遇到抱孩子的父母,自己和同学都会让座,孩子的家长会引导小朋友说“谢谢哥哥”,这时,助人为乐的种子也就种到了孩子的心中。由此,正能量便在这一点一滴中形成、传承。

责任编辑:高文慧

分享到:
文明上网,登录发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报网立场。
网站地图